欢迎访问《渔业研究》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3种药物对双叉薮枝虫水母成活率的影响
邓平平 施永海 林向阳 徐嘉波 严银龙 刘永士 蒋飞
   2020, 42 (1): 36-41.  
摘要129)      PDF (3583KB)(351)    收藏
为研究高锰酸钾、硫酸铜和次氯酸钠对双叉薮枝虫水母的抑制杀灭效果,在水温(28.8±0.7)℃、盐度为(7.4±0.7)的条件下,分别进行了不同浓度高锰酸钾、硫酸铜和次氯酸钠对双叉薮枝虫水母作用3 h和24 h后致死试验。结果显示:当高锰酸钾浓度为2.0 mg/L时,3 h后双叉薮枝虫水母平均成活率为80.0%,24 h后成活率为40.0%,当高锰酸钾浓度为2.9 mg/L时,3 h后平均成活率为43.3%,24 h后平均成活率为0;当硫酸铜浓度为0.3 mg/L时,3 h后平均成活率约为100%,24 h后平均成活率为56.7%,当硫酸铜浓度为0.6 mg/L时,3 h后平均成活率约为63.3%,24 h后平均成活率为0;260 mg/L次氯酸钠浓度作用3 h后,双叉薮枝虫水母成活率仍然有93.3%,但当104 mg/L次氯酸钠浓度作用24 h后,成活率迅速降为36.7%。综合比较,硫酸铜终浓度为0.6 mg/L且作用24 h抑制杀灭水母效果最佳,生产上药物作用24 h后结合池底吸污操作,抑制去除育苗水体中水母效果好。本研究对培育鱼苗过程中如何抑制去除双叉薮枝虫水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海带对大黄鱼网箱养殖区水质的生物修复
林向阳 钟晨辉 唐隆晨 林琪 张 鹏 温凭
   2018, 40 (4): 279-285.  
摘要135)      PDF (3250KB)(485)    收藏
为构建大黄鱼生态养殖模式,通过开展海带-大黄鱼间养试验,研究了该养殖模式下海带对大黄鱼网箱养殖区富营养化海水的生物修复效果。通过对生物修复区、非生物修复区和非养殖区的连续定时和定点监测,结果表明间养海带对大黄鱼网箱养殖区的富营养化海水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经过28 d的连续监测,生物修复区的溶解氧(DO)浓度明显高于非修复区,无机氮(IN)、无机磷(IP)浓度均低于非修复区,同时生物修复区的化学耗氧量(COD)达到非养殖区的水平。因此,海带-大黄鱼的生态间养模式能有效降低富营养化水体中的IN和IP,并显著提高DO浓度,改善水质,这将为大黄鱼的健康生态养殖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可口革囊星虫室内自然产卵受精的研究
林向阳 李雷斌 张齐斌 钟晨辉
渔业研究    2018, 40 (1): 24-34.  
摘要156)      PDF (4702KB)(673)    收藏
本试验,在室内人工培育条件下研究了可口革囊星虫繁殖期亲体的怀卵量、产卵量、卵质及产卵规律。结果表明:可口革囊星虫野生群体的亲体平均体重为4.61 g,自然群体雌雄比例是均匀的。怀卵量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但当个体体重达到一定的规格(≥5.0 g)时,其相对怀卵量反而下降。从2015年6月30日至9月22日,亲体持续产卵85 d,亲体的总产卵量为1 673.0×104粒,其中,7月的产卵量为749.5×104粒,占全部产卵量的44.8%;8月的产卵量为699.5×104粒,占全部产卵量的41.8%;9月的产卵量为221.0×104粒,占全部产卵量的13.21%。7—8月的受精卵质量优于9月的受精卵质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不同地理种群裸体方格星虫遗传结构及种群分化研究
宁岳 巫旗生 徐德华 郭金泉 曾志南 林向阳
福建水产    2012, 34 (2): 91-98.  
摘要976)      收藏
本研究对福建长乐、古雷、晋江海区裸体方格星虫自然群体91个个体的线粒体COI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并与厦门、北海、三亚3个地理群体15个个体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在106个个体中共发现193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和52个单倍型,长乐、古雷、晋江海区3个地理群体中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在0.626到0.972之间,核苷酸多样性(π)在0.00155到0.01325之间,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1.97%的变异存在于群体内,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为98.03%,群体间变异是总变异的主要来源。构建的单倍型系统关系树显示单倍型聚合为A、B、C、D4个不同的具有高支持率的分枝,表明我国沿海至少存在4个线粒体具显著差异的类群, 并可能存在隐蔽种。单倍型最小拓展网络图揭示裸体方格星虫类群A存在福建沿海和北部湾两个明显的分支,是否可提升为亚种有待进一步考证。研究结果为中国沿海裸体方格星虫种质资源保护、人工苗种放养及遗传育种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裸体方格星虫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林向阳 李雷斌 宁岳 曾志南
福建水产    2012, 34 (1): 61-65.  
摘要1141)      收藏
摘 要: 本文报道了2008~2011年在福建开展裸体方格星虫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结果。每年3~5月从福建沿海采集一定数量的裸体方格星虫亲体,经强化培育后进行人工催产获得受精卵。在海水盐度26~32、水温28.5~30.5℃条件下,孵出的海球幼体经9~13d的培育,变态为稚虫,再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育,达到体长1.0~2.8cm的星虫幼苗。2008、2009、2011年分别培育出方格星虫幼苗1.779×106条、2.88×106条和5.526×106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